綜采支架的轟鳴聲在巷道里激蕩,一塊塊烏黑發亮的煤炭緩緩涌出。這是七臺河礦業公司新興礦八采區161綜采隊工作面的日常景象,也是該區職工今年以來攻堅克難的生動縮影。
面對復雜多變的地質條件與艱巨繁重的生產任務,新興礦八采區全區職工以實干破局啃下“硬骨頭”,靠創新發力打開“新局面”,在斷層密布的煤層中開拓新路,在堅硬的巖層里掘進希望,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。
掘進戰場的硬核較量
“再往前挪半米?!毙屡d礦八采區7187掘進隊隊長夏玉平的吼聲在巷道中回蕩。在7187掘進工作面,設備轟鳴,職工臉上都是汗水,但眼神卻透著一股不服輸的堅毅。
新興礦八采區的三支掘進隊向來是敢打硬仗的“鐵軍”,上半年3支掘進隊和9個班組扛起了4次巷道貫通、3次過斷層、2次揭煤作業的重任,每一項任務都是對技術精度與耐力意志的極限挑戰?!翱催@巖壁,硬得跟鐵塊似的?!毙屡d礦八采區區長張文斌舉著礦燈對準一處斷層帶,燈光下的巖石泛著光,“平常打一個炮眼只要十分鐘,在這兒要翻倍時間才能打通。”張文斌說。
新興礦八采區7185掘進隊隊長李巖談起過斷層的經歷仍難掩當時的緊張:“掘進到斷層帶就像撞上了銅墻鐵壁,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片幫。”為了啃下這塊“硬骨頭”,李巖帶著尺子反復測量,一點點微調掘進角度,最終在兩次過斷層作業中保證了巷道成型質量。八月份,他們施工八采區49號煤層左四片石門及平巷時,從車場到掘進工作面的200米巷道里,職工把標準刻進細節中,一邊推進掘進施工,一邊抓實文明生產,風水管路調得橫平豎直,水溝清理得干干凈凈,物料碼放得整整齊齊、上牌上架,盡顯“鐵軍”本色。
“掘進工作面工程周期短、搬家勤,還需要施工掘進上下山巷道,小絞車成了主要運輸工具,一次只能拉幾車料,運輸環節又多又繁瑣,而且施工的多是全巖巷道,巖石堅硬,炮眼施工密度要增加,過斷層、過構造帶更是家常便飯。”張文斌說。他在井下跟班作業時精準找出生產中的堵點,當即組織區領導班子成員現場辦公,制定定點包保方案,逐級分解承包指標,層層落實到班組、個人,同步推行小班核算與定員定崗管理,以崗定資、以崗計分、以分計獎。這套精準施策的辦法徹底激活了職工的生產熱情,讓掘進效率節節攀升。
綜采一線的挺膺擔當
“提前4天投產?!?月5日凌晨,161綜采隊微信工作群里這條消息彈出時,綜采隊隊長趙玉國難掩激動。自今年一月起,161綜采隊全隊上下連軸轉,全力推進安裝49號煤層右四片綜采設備,綜采支架對接誤差要精準控制在厘米級,電纜吊掛要做到橫平豎直。
“這個讓我們引以為傲的綜采工作面藏著不少‘壞脾氣’?!壁w玉國坦言,煤層傾角大,綜采工作面需要頻繁延縮刮板運輸機,每一次調整都要精準無誤;采煤機還時不時“鬧罷工”,一停擺就直接影響推進效率。為了攻克這些難題,161綜采隊迅速組織技術骨干攻關:一方面嚴格規范職工操作,減少工序銜接耗時,從源頭降低設備故障率;另一方面強化頂板、煤幫支護管理,確保移架過程中出現頂板片幫、冒頂等現象時第一時間高效處理問題。
“上半年生產17.2萬噸煤炭,都是我們在守牢安全底線的前提下,從煤層里‘摳’出來的?!壁w玉國話語堅定。在161綜采工作面,“安全”二字始終是繃在所有人頭上的“緊箍咒”。在安全警示教育會上,觸目驚心的案例被他反復剖析,在日常工作中,持續增強管理人員責任心,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、責任意識,以全方位舉措守住安全生產每一道關口。
巷道里的“繡花功夫”
“340米電纜和300米皮帶全部重新調平。”新興礦八采區7181掘進隊隊長徐建文的話語里滿是感慨。在質量驗收表上,這些數字并非冰冷的記錄,而是實打實的精細付出。他們組織人員清理300米皮帶底部積貨,全力清挖八采區輔助運輸上山巷道下部淤貨,并新刨、新打了120米水溝,把巷道“里子”收拾得干干凈凈。
在新興礦八采區的巷道里走一圈,隨處可見讓人眼前一亮的“講究”。7187掘進隊重新吊掛的600米風水管路筆直得像用直尺量過;掘進下山底彎道處的水倉清得見底,連殘留的淤泥都掏得干干凈凈;物料架上的配件按規格分類碼放,領用記錄清清楚楚。“以前找個配件要翻半天,現在按牌取貨,一分鐘就能找到?!辈牧蠁T的話里滿是認可。
主井的變化更讓人驚嘆,800米電纜、風水管路被調得筆直規整;主井大門刷了新漆,亮化燈把入口照得亮堂堂;在車場新鑿的候車硐室里,長椅擦拭干凈,墻上還貼了醒目的安全標語。有一次,上級檢查看到翻新刷油的人車時連連稱贊,卻少有人得知那是職工利用休班時間一點點除銹、一遍遍噴漆完成的。大門片幫處噴漿的痕跡還很新鮮,那是職工發現隱患后迅速處理完畢的“八采速度”,更是對安全的極致堅守。
“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不是面子活,而是實實在在保命的工作?!睆埼谋蟮脑挼榔屏诉@份“繡花功夫”背后的核心,只有從細微處較真,才能守住安全、穩住生產。
點滴里“摳”出來的效益
“這截舊錨桿還能用,省下的就是實打實賺下的?!睆埼谋蟮脑挼莱隽诵屡d礦八采區經營管理的思路。在這兒,即便是按規定可報廢的材料,只要經修復能繼續使用就絕不輕易丟棄,每一分成本都花在刀刃上。
在新興礦八采區,“浪費”二字如同“禁區”,被牢牢釘在“恥辱柱”上。火藥、電管使用量精準對應每一個炮眼,絕不多用一分一毫,就像7185掘進隊過斷層時隊長李巖帶著技術員反復測算爆破參數,每一個數據都較真到底,沒人敢有半點馬虎。
能回收的絕不浪費、能復用的絕不投入新品,這是新興礦八采區職工的共識。他們及時回收井下閑置的小型設備與材料,杜絕亂扔亂放現象;作業區域不用的大型設備、掘進巷道貫通后的閑置物資第一時間收回,檢修后再次利用,讓每一件物資都發揮最大價值。
在設備管理上,新興礦八采區的掛牌包干制讓每臺設備都有了專屬“主人”。每班職工都加強維修保養機電設備,堅持勤檢查、早發現、快處理的超前預防原則,不僅讓設備始終保持良好運轉狀態,還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,為正常生產筑牢了設備保障,從源頭減少了不必要的設備投入成本。
新興礦八采區的攻堅腳步從未停歇,掘進隊依舊在與堅硬巖層博弈,朝著新的目標掘進向前;綜采隊仍在與復雜煤層周旋,每一次調整都為了更穩地推進;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的“繡花功夫”越做越細,讓巷道里的每一處細節都透著規范;經營賬本上的點滴效益越積越多,讓每一分成本都花得值當。
在煤海深處,新興礦八采區職工正用最樸素的堅守書寫著屬于他們的奮斗故事——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只有日復一日的較真;沒有轟轟烈烈的誓言,只有留在井下巷道里那一串串堅實、向前的腳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