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進龍湖礦供應科庫房,整齊劃一的貨架、清晰規范的物資標識卡、分類有序的物料擺放構成了一幅現代化倉儲管理的生動畫面。保管員輕點鼠標,電腦屏幕上立刻顯示出各類物資的實時庫存數據;貨架上,每一件物資都配有詳細的身份信息,從入庫時間到領用記錄一目了然。
這樣的場景,正是公司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提檔升級成果的一個生動縮影。三個月來,一場深刻的物資管理變革正在全公司范圍內有序推進,標準化管理的春風勁吹礦區每一個角落。
頂層設計強引領 標準化建設開新局
今年7月29日,公司領導深入物資供應部開展專題調研,為物資管理工作把脈定向,指出要緊緊圍繞落實公司“四項舉措”和“四個專項整治”工作要求,全面提升物資標準化管理水平,為企業扭虧脫困貢獻力量。這一重要部署,為物資管理工作注入了強大動力,吹響了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的集結號。
作為主管部門,物資供應部聞令而動,7月31日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。會議室內氣氛嚴肅而熱烈,與會人員圍繞如何推進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展開了深入討論。經過充分研討,他們提出“以刀刃向內的勇氣直面問題,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整改”,制定“一個月打好翻身仗”的攻堅計劃,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推進標準化建設,向公司交上一份合格答卷。
時不我待,只爭朝夕。8月1日,物資供應部組織召開提升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質量推進現場會,各單位總會計師、供應科長等關鍵人員參會。會議發布提升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質量實施方案,創新提出六大管理舉措:清查盤點和清理賬外庫、倉庫標準化管理、物資直供管理、物資需用計劃管理、招標采購管理、儲備資金管理。這六大舉措猶如六根支柱,共同構建起完整的標準化管理框架。方案還明確要求,各單位要建立以各礦(廠)總會計師為第一責任人的工作機制,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。
為了確保措施落地見效,物資供應部實施點對點包保機制,部領導班子成員帶領六個工作組下沉一線,開展精準指導。在兩個多月的時間里,物資供應部工作組累計深入基層服務260余人次,現場解決各類問題80余項。在新鐵礦,物資供應部工作組指導完善了物資直供流程;在龍湖礦,幫助優化了倉庫布局;在建設礦,協助改進了臺賬管理系統。這種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,確保了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在基層落地生根、開花結果。
精準施策破難題 創新實踐結碩果
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成效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創新實踐中。在龍湖礦,物資管理實現“賬卡物”三對照,庫存準確一致,通過實施“四號定位管理法”,每個物資都有固定位置,實現了一眼清、一摸準的管理效果。龍湖礦物管科保管員曹其同說:“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讓工作更規范、更高效,真是受益匪淺。”如今走進龍湖礦倉庫,可以看到各類物資按照規格型號分類擺放、標識清晰、臺賬完整,真正做到了賬卡物相符、管理有序。
新鐵礦的創新實踐尤為亮眼。按照公司要求投入使用的激光打標機為每根電纜打印專屬“身份證”,使物料管理更加精準,操作人員輸入電纜相關信息只需輕按按鈕,電纜頭上瞬間出現清晰的標識信息。回撤采煤工作面的電纜返到物管科材料站,保管員將電纜“身份證”與存檔記錄進行核查,發現問題及時追查。目前,這一做法各礦已全面投入使用。新鐵礦物管科科長袁安忠說:“過去電纜管理是個老大難問題,現在通過激光打標,每根電纜都有了唯一標識和信息,避免了丟失和混用現象。”
建設礦在用友NCC系統應用上取得了突破,實現物資出入庫業務實時準確,賬物相符率達到100%,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,還為管理決策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。
在物資配送管理上,公司各礦廠的創新實踐層出不窮。新興礦井下超市,錨桿、鋼帶、托盤、釬桿等生產常用物資直供管理,職工可按需領取,大大減少了中間環節;井下超市面積達300平方米,配備專業貨架和照明設施,實行24小時開放制,極大方便了一線生產需求。新鐵礦進一步優化配送流程,實現大型材料一站式配送;建設礦創新實施接運機制,確保物資及時送達······這些創新舉措,讓一線職工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。一位剛從井下升井的礦工高興地說:“現在領料太方便了,就像在超市購物一樣。”
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公司各礦廠在閑置物資調劑方面成效顯著。龍湖礦通過物資調劑,盤活舊品焊管46噸、舊皮帶3500米,價值近百萬元。新鐵礦利用淘汰的輕軌(型號15千克)加工鐵軌枕,既解決了物資積壓問題,又滿足了生產需要。據統計,今年前九個月全公司通過物資標準化管理共調劑閑置物資893萬元,有效降低了庫存成本。物資供應部相關負責人說:“通過調劑閑置物資,不僅盤活了存量資產,還大大減輕了新品采購壓力,實現了降本增效的雙贏。”
長效機制固成果 提質增效促發展
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不僅要打好攻堅戰,更要打好持久戰。8月11日,《公司倉庫標準化考核評比辦法》正式出臺。《公司倉庫標準化考核評比辦法》創新實行百分制考核,設立優秀、合格、不合格三個等級,并把考核結果與獎懲直接掛鉤。《公司倉庫標準化考核評比辦法》明確規定:每年常規考核評比2次,平時隨機抽查;評為優秀級倉庫每次獎勵5000元,不合格級倉庫每次罰款5000元。這一制度的出臺,為物資管理標準化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,激發了各單位創先爭優的熱情。
考核數據顯示,通過開展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,各礦廠儲備資金管理水平顯著提升。新立礦、新鐵礦、建設礦等7個單位圓滿完成儲備資金下降20%的考核目標。在九月份的考核評比中,新鐵礦、新興礦、建設礦憑借出色表現獲得前三名。這些單位的成功實踐,為全公司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。建設礦供應科科長張傳輝說:“我們采取優化庫存結構、加強需求預測、推行精準采購等措施,實現了儲備資金合理控制。”
培訓賦能是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一環。8月2日,物資供應部組織各單位供應科長、保管員到總庫開展現場實訓,采取“理論講解+實操演練”的模式,參訓人員系統掌握了物資標準化管理的要領。培訓還創新編制《保管員業務知識手冊》,并發放至每名基層保管員手中。這種“現場教學+實操訓練”的培訓模式,讓標準化理念深入人心。一位參加培訓的保管員感慨地說:“通過系統學習,我不僅掌握了物資標準化管理的要求,還學到了很多實用技能,工作起來更有信心了。”
三個多月的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,帶來的是管理效能的大幅提升。在新興礦倉庫,物資查找時間從原來的平均15分鐘縮短至3分鐘;在新鐵礦,井下超市的建立使物料領用效率提升40%;在龍湖礦,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使庫存周轉率提高25%。這些變化不僅體現在數據上,更體現在一線職工的笑臉上。現在領料更方便了,工作流程更順暢了,這是許多基層職工的共同感受。
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促進了各礦廠之間學習交流。物資供應部定期召開現場觀摩會,讓先進單位分享經驗、后進單位學習取經。在新建礦召開的提升物資標準化管理質量推進會上,各礦供應科長實地參觀了物資標準化管理倉庫,學習了激光打標機使用技巧,這種“比學趕幫超”的氛圍有力推動了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向縱深發展。
面對取得的成績,物資供應部管理科科長劉建國說:“物資管理標準化建設永遠在路上,要重點在三個方面持續發力:一是建立長效機制,推動標準化管理常態化,定期開展回頭看,防止問題反彈;二是推廣先進經驗,促進各單位交流互鑒,組織開展更多形式的現場觀摩和經驗交流活動;三是深化技術應用,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,逐步推廣大數據、云平臺等新技術在物資管理中的應用。隨著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的深入推進,公司物資管理工作正朝著更加規范、高效、智能的方向邁進,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。”
通過三個多月的努力,公司物資管理工作面貌煥然一新,管理水平顯著提升,職工士氣空前高漲。這場物資標準化管理建設攻堅戰不僅是一次管理模式的革新,更是一次工作作風的轉變,必將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物資保障。(攝影:袁曉松)